生殖男科/四川省人类精子库 科室动态详细

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2025年10月17日-18日,由中国性学会、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承办的“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顺利召开。我院生殖男科/四川省人类精子库李福平教授担任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主任委员。

本次年会是我国生殖检验领域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以“生殖检验技术的创新与精准应用”为主题,聚焦精液分析、生殖激素检测、精子功能研究、遗传诊断、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领域。会议邀请到了全国多家顶尖医疗机构的专家进行主题报告、论文交流,希望通过深入交流,激发新思路,推动技术的标准化与创新发展。同期还成功召开了分会第二届全体委员会议,并组织开展了专家共识研讨会,为推进行业规范化建设和整体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副主委、南京鼓楼医院男科实验室主任石亮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几位重量级嘉宾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

南京鼓楼医院纪委书记冯会章教授首先代表南京鼓楼医院对与会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冯书记简要介绍了南京鼓楼医院作为百年名院的深厚积淀与近期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亮眼成就,并重点分享了鼓楼男科作为国内三甲医院中首个独立男科,始终坚持临床、检验与科研并重的发展特色与成果。他期待通过此次大会深化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推动我国生殖检验技术的规范化与创新化发展,为提升全民生殖健康水平贡献专业力量。                                                                  

 

 

中国性学会会长、南京鼓楼医院男科学科带头人戴玉田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男科学及性医学的发展历程,强调了近年来在国内外取得的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南京召开的第二十届亚太性医学大会和亚太理事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他提到南京作为会议举办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感谢了南京鼓楼医院男科的支持和全国同道的帮助。他坚信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殖检验技术的发展,并呼吁结合男性健康日主题开展相关活动。

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主委、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李福平教授发表了会议致辞,他欢迎了与会者参加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并介绍了会议的主题和前沿领域。他强调了生殖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及面临的挑战,希望通过会议交流推动新技术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并特别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期待他们为生殖检验领域注入持久动力。

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第二届全体委员会议

在本次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第二届全体委员会议上,李福平主委系统回顾了分会自2020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与显著成就。五年来,分会组织迅速壮大,委员人数从最初的84名增长至覆盖全国30个省市的236名,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通过连续举办年度学术会议、技术培训班以及专题研讨会,分会成功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并致力于推动生殖检验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与同质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度精液检测室间质评活动吸引了全国317家实验室积极参与,充分彰显了分会在引领行业质量提升和整体进步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与广泛认可。

李主委同时重点介绍了本次2025年学术会议的筹备情况。会议共收到来自18个省市的107篇投稿,并经由专家盲评选出15篇优秀论文进行交流,确保了会议内容的学术前沿性与高质量。面向未来,分会明确了六大重点工作方向,包括推广临床指南、扩大室间质评、建立参考实验室、拓展检验平台、开展科学普及以及筹备换届选举,为分会下一阶段的持续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蓝图。此外,多位委员也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分会未来发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此次全体委员会议的召开,不仅强化了分会内部的组织凝聚力,更通过系统总结与规划,为生殖检验领域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行业标准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我国生殖检验事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专题学术报告

李福平教授以《全面构建男科实验室能力提升体系——精液检测室间质评六年效果评价》开启学术汇报环节,介绍了该院牵头开展的全国性室间质评活动六年来的成效,并概述了配套的培训与质控体系建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吴丽娜教授分享了《生殖相关激素的检测与质量管理》,阐述了关键激素的临床作用及检测质量管理的要点。深圳市人民医院刘瑜教授分享了《精子形态再认识:从实验室到临床》,深入探讨了精子形态学分析的临床解读与意义,强调了其对辅助生殖技术决策的重要价值。苏州市立医院王家雄教授则系统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男科实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与前景。本环节由福建省人类精子库主任林典梁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奇才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李定明教授先后主持。

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精子库黄川教授以《逆境求进:精子库供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题,分析了当前国内精子库面临的挑战,并围绕质量管理、遗传筛查、AI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策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阳彦教授在《PGT在罕见病出生缺陷防控中的应用》报告中,指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对防控罕见病的重要作用。本环节由中日友好医院姚怀国老师及南京鼓楼医院周雪老师主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达教授的《女性宫颈、宫腔菌群与生育健康》揭示了女性生殖道菌群与生育结局的密切关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哲教授深入探讨了代谢组学在男性不育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为特发性不育的机制解析和精准分型提供了新视角。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安庚教授从脂质代谢重编程的角度分析了精子发生的关键机制及相关干预可能。本环节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袁人培主任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谢晓东主任主持。

南京鼓楼医院赵晓智教授分享了《从严重弱精子症的临床诊疗看生殖检验的关键作用》,指出通过系统化的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评估能够有效鉴别病因并指导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伏静教授介绍了AI技术在提升胚胎实验室质控与管理效率方面的应用。本环节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晟主任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姚宁主任主持。

南京鼓楼医院张宁媛主任系统介绍了生殖遗传检测与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PGT)的临床应用,重点阐述了如何运用PGT技术阻断遗传性疾病并改善辅助生殖结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瑞雪主任深入探讨了PLCZ1缺陷导致ICSI受精失败的机制,并介绍了系列诊断与干预策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王羽主任分析了精子功能的多项核心指标,并强调了其在评估男性生育力与选择辅助生殖方案时的重要指导意义。本环节由江西省人类精子库蒋祥龙主任及南京鼓楼医院岳秋玲教授主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尹萍主任聚焦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卵泡液微环境,通过多组学分析揭示了其肽组学特征及与胚胎结局下降相关的关键代谢通路,为PCOS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视角。东部战区总医院夏欣一教授系统解读了2023版Y染色体微缺失分子诊断指南的更新要点,并分享了国内室间质量评价(YEQA)的实施经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妇幼医院梁鑫教授阐述了辅助生殖技术中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的建立方法与分层质控策略,并结合2025年伊斯坦布尔共识,为胚胎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标准化框架。本环节由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精子库黄川教授及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汤小勇主任主持。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吴亦波教授深入探讨了睾丸支持细胞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多重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并分析了激素、代谢和环境因素对其功能的影响,为男性不育的诊疗提供了理论基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陆金春教授则全面介绍了医学论文从选题、实验设计到写作投稿的全流程规范与技巧,强调了科研的创新性、学术规范性及发表伦理,旨在提升医务人员的科研写作能力。本环节由南京鼓楼医院石亮主任及高庆强主任主持。

优秀论文交流

本次大会的亮点环节——“优秀论文交流”集中展示了从会议征文中精选的14篇优秀研究成果,涵盖基础机制探索、临床技术优化、质量控制创新和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体现了我国生殖检验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在基础研究层面,多项研究聚焦精子发生的关键机制。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的研究团队分别从基因调控(MTMR7)和环境因素(电离辐射)角度揭示了精子发生障碍的新机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则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技术,为精子运动功能调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在临床技术创新方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展示了仿生纳米材料在睾丸保护中的突破性应用,以及基于AI的精子存活率分析模型,凸显了医工交叉的创新潜力;而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和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的研究,则为辅助生殖技术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

在质量控制与标准化领域,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提出的基于生物学变异的精液室间质评新路径,与眉山市妇幼保健院的多模态POCT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共同推动了行业标准化进程。此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研究,分别从生育力保存和弱精子症诊疗角度,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优秀论文交流不仅展现了青年学者在生殖检验领域的创新活力,更通过多学科、多中心的思维碰撞,为促进我国生殖健康事业的精准化、标准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专家共识研讨

在本次学术会议期间,李福平教授牵头组织了男科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建设专家共识研讨会。会议重点围绕《男科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专家共识》及《精液分析实验室建设标准专家共识》两份重要文件的初稿展开深入讨论。现场共有20位专家出席,同时部分未能到场的专家通过线上方式远程参与。在持续两小时的研讨中,与会专家就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实验室建设规范等核心议题提出了多项具有建设性的修订意见。整场讨论气氛热烈,交流充分,有效推进了两项共识内容的完善,为后续的定稿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部分研讨会专家照片)

总结展望

本次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会议紧密围绕“生殖检验技术的创新与精准应用”这一主题,成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在两天的会期中,通过大会报告、专题研讨、优秀论文交流及专家共识讨论等多种形式,与会专家就精液分析标准化、生殖激素检测质量管理、精子功能研究、遗传诊断新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等前沿热点与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会议内容充分展现了我国生殖检验领域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多组学技术、人工智能、代谢组学等前沿技术与传统生殖检验的深度融合,为疾病的精准诊疗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会议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规范化、同质化发展,通过优秀论文交流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室间质评和专家共识研讨推动行业标准建设。

此次盛会不仅深化了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相信在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的引领下,在全国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殖检验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精准、规范和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提升全民生殖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 华西第二医院服务号

  • 华西第二医院订阅号

  • 华西第二医院微博

  • 华西第二医院抖音

  • Baidu
    map